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13|回复: 0

《爱因斯坦的怪兽》:一堂英国人的道德思修课

[复制链接]

用户组:分区版主

逆风翻盘、燃烧我的卡路里!

重建论坛勋章版主勋章分区版主勋章

      UID
66
      积分
3062
      回帖
1490
      主题
230
      发书数
26
      威望
2176
      铜币
111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2-27
      在线时间
16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因斯坦的怪兽》这本书的名字实在起得好,科学与荒诞俱存。作者马丁.艾米斯闻名于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科学”、“人类发展”、“世界荒诞”等一系列因果关联的主题。本书更是直白陈述:“爱因斯坦的怪兽既是nuclear weapon,同时也是我们自身!”

  所以书中有5个短篇故事,如推介中所言“拥有巨力的神奇男子、核辐射下的神经质儿童、恶龙一样的犬科动物、永生不死的男人”以及“时间症的流行”,这些怪奇的文学形象正是所谓“nuclear weapon”给予人类世界的创伤在精神层面的表达。

  马丁的作品中充斥批判主题。他在导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父亲将nuclear weapon看作不可更改的既成事实。它们永远都是必要的,因为苏联人将会永远持有它们,而苏联人又永远都想要奴役西方。削减武器条约也是没用的,因为苏联人永远都会作弊。单边核裁军就等于投降。”

  生于1949年的马丁,自呱呱坠地就诞生在了一个两极霸权对峙中的世界。于己身,他所处的英国一方面“日已落”,另一方面在1952年也具备了“核武”,既边缘又主流,一个畸形的地位存在着;于身外,彼时整个西方世界的核竞备叠加冷战,造成了欧美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困惑和精神失所。这种境况下,马丁的主题反战、反武器、反极端科学、反父辈、反道德沦丧,声声呐喊从书中汩汩流出。

  我对第一个故事更感兴趣。因为书中有一处表达,我前面误读了,心里厌恶,后来看其它解读,发现此处有隐藏层面。

  《布亚克与巨力,或上帝的骰子》这篇中有男主人公布亚克及讲述者萨姆森——“我”,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此处略过不提,只说我先前误读的部分。

  布亚克是个宛如穷人街道上地下秩序者的角色,身携巨力、粗糙、用拳头表态、不具备社会意义上的文化素养,当然也不是个世俗意义的成功者,可就是这么一个粗陋之人在提及自己的小孙女时,用了这样的形容,“但我很开心。看看博古斯瓦娃。她爸也是个畜生。可看看她。一朵鲜花。一个天堂来的天使。”

  一个山一样的男人,心中开出了一朵小小的花。

  而在学校教书的“我”面对女儿降生时,“他们把边上沾满血的襁褓放到我怀里。我那个时候就想,现在也这么想:这个可怜的Little bitch要怎么活下去?她要怎么活下去?”

  读到这句话时,使人不适。觉得这种鄙语用在象征干净无暇的婴儿身上完全没必要,且对人物“我”的塑造没有任何加成。马丁.艾米斯接近被我拉黑的边缘。

  直到在《当代英国小说中的都市文化困境》中读到这样一段话:“(马丁.艾米斯)通过伦理视角对这些当代英国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伦理困境已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无论是市井坊间,还是大学教堂,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乡村山野,都无可避免地受到伦理传统坍塌的冲击。”

  伦理崩塌处,无有鸿儒与白丁。书中的违拗之处,得到了解释。

  但书中的人生,没有得到解释。布亚克的鲜花一样的小孙女被杀害,“我”的妻子和我们的小女儿手牵着手,安全回家。“在她们头顶众神用黑色的骰子在掷双骰:3、5,还有1;北斗七星刚扔了一个4和一个2;但谁他妈丢了个6、6、6?”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跟宇宙玩骰子!”玻尔回答:“我们没资格教祂如何掌控世界。”

  是啊,这个荒谬的世界。

  字数:1062,转自:如是我雯,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38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3:02 , Processed in 0.0720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