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99|回复: 0

繁花落尽惹尘埃--读《繁花》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UID
593
      积分
2804
      回帖
360
      主题
262
      发书数
0
      威望
2493
      铜币
60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7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3
发表于 2025-3-15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繁花是指盛开的花,各种各样的花,繁花又通繁华。

  《繁花》此书说着上海一件件不足挂齿的事和人,一个社会就是有无数个小细胞组成,这些看似小,如路边的小花一样不起眼,但就是由于这些小花,这些小花边组成了一个城市的繁华。繁华是永无止境的,上海这个大都市,小里弄,坑坑洼洼中繁华永远是无法满足人的各种欲望,到头来还是希望能能找到更深、更淡、更纯的东西,这些能有多少人看透、读透、悟透呢?

  作为生在上海的读者,看此书感觉亲切,过于亲切了,有些章节感觉就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故事,但是作者也一一写出,我看着不禁有些咂舌。

  有时看到小说的某处,不得停下来,消化一下,如此停停顿顿,看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看完,感觉上海都市,上海小弄堂的故事讲不完、说不尽。

  我写作者两字,其实在我心里觉得,这作者真的是位老爷叔——上海老爷叔,就像阿庆一样,吃好夜饭看电视,听偶阿庆讲故事一般。听张家长,李家短。有《七十二家房客》气息,与大众喜欢的海派清口风格,但是有着不同人家的味道。

  其一,浓浓的沪语。如此厚重、如此纯方言的小说在当今是可谓第一。

  其二,琐碎的事情繁多。一桩小小的事体,小的如针线眼那么大,老爷叔能讲得头头是道,有滋有味,听了有些吃不消。

  其三,人情世故逼真。三言两语,把一个个人物就如他的插图一样特点勾勒出来,羽羽如生,有胜有声。

  其三,有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海的各种模式。上海老底子的生活与最近的生活好像全部收拢在这篇小说里了,老百姓的习性、人文,在里面可以找到、可以作为参考书、百科全书。

  其四,小市民的味道重。就好像是在讲你隔壁邻居,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体,童年某个片段。里面的人物,生旦净末丑,一一出场,让人哭笑不得。

  其五,俗,特俗。有些章节,我看一一个开头,但是不愿多看,不看难受,看了更难受。我想起古代才女李冶戏弄柳长卿就用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来笑话名士的疝气病。刘长卿当即用陶公的另一诗句回“众鸟欣有托”,结果举座大笑。

  也许没有多少人会看懂这两句诗的含义。可能我爱看古诗词的缘故吧,就是觉得多了凡尘的俗,少了一些雅致。后来在网上一查关于老爷叔的文字,原来他把自己定位定的很低很低“想做一个位置很低很低的说书人”。

  有些事体就是有些闹不清楚,老爷叔想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在尘埃之下,而读者偏偏会喜欢、会推崇、会捧得老高老高。

  恍然想起一句诗:一季一寂思年华,繁花落尽惹尘埃。

  现在读者要求有些不同了,也就是看书的胃口不同了,就好像人的身体一样,有时喜欢吃甜品,有时喜欢吃咸一点的食物,更有一段时间爱吃辣味的。

  老爷叔写的小说,就如一盆菜,是小菜?还是一盆大杂烩?还是一盆清蒸鱼呢?只有读者晓得,只有读者能评价得出。

  老爷叔看起来,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引起上海滩上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吹得来华语文学界,稀里哗啦的,江南一带的粗鲁与优雅,淡泊与野心,统统一起吹来。我只听得城市里高楼钢筋水泥之间的吱呀声;看见高楼之上那盏盏温馨的灯笼罩着另一层江南特有的景色;我更听得这些里面的人物就如老舍《茶馆》,续茶续茶几十年不变。

  希望《繁花》能拍成系列剧,让更多的人在视觉上、听觉上得到满足,在沪语中陶醉、在沪上这些事体,攥住一把尘埃,绕来绕去,不停休。

字数:1148
原作者:枫肥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238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4 14:47 , Processed in 0.0954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