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59|回复: 0

[历史、地理] 《谁在统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作者:卢建荣【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侍讲

重建论坛勋章

      UID
529
      积分
21421
      回帖
540
      主题
3289
      发书数
3288
      威望
16218
      铜币
44257
      贡献
0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8
发表于 2025-3-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宋时期的地方治理究竟如何?
中央政治权力渗透到地方,到底是鞭长莫及?抑或如臂使指?
“地头蛇小传统”遇上“强龙大传统”,如何研判谁在统治地方?
是国家派任的流官到地方主政?
还是地方势力与官衙世吏相互勾结在把持地方?

中国气候水文和物产,在中古以前已然定型,粮作耕耘仰赖太平洋西南季风带进的雨水,沿着秦岭由西往东,降雨量逐次增多。雨量过多,会造成洪涝为害,过少或不雨,则旱灾必作,随之是蝗灾。唐宋帝国为稳定粮食充分供应,多以粮仓储米以济不时之需。这是以储粮制和义仓制来因应降雨的不确定性。附带的因应措施有二:其一,藉祠庙祈雨仪式呼求老天降雨,其二,兴作陂塘堤堰蓄水和防洪。

祈雨倘若有成,地方官马上面临盖庙酬神的压力。修庙/盖庙或是修建陂塘和堤堰,乃一县之大事,属于公共工程性质,需要募资和纠集工役,工程本身会连带牵动到官民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利益之分配。这是测试地方官和地方势力互动的试金石,会再现于一方碑石所刻的记文中。工程操控权谁属,似乎决定了地方官与地方势力追逐公共权力途上谁居上手。

本书提供八至十世纪唐帝国华南地方政治/文化经验,以及宋帝国十至十一世纪不分南北的地方政治/文化经验。使用“庙/祠记”、“德政/遗爱碑文”、“循吏传记”和“牧守行为集录”四种文本史料,解答中国地方治理文化基因设置,与地方实际政情之间错纵复杂的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8 15:46 , Processed in 0.0656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