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782|回复: 210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3期(初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025
      回帖
263
      主题
186
      发书数
0
      威望
1800
      铜币
34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牛妞 于 2025-4-3 00:14 编辑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一、活动规则


1、根据题干所给出的线索推导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来。本游戏按难度从低到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难度越高对应奖励则越高。

2、本期为初级,鉴于上期活动答题正确率未达60%,为了使更多网友能获得收益,更快升级,本期特加出一题。线索如下:
A.

B.


3、答题格式为:

A.此人为:  XXX(标红)
线索匹配:


B.此人为:  XXX(标红)
线索匹配:

4、务必请按规范格式答题,要求内容完整,格式正确,字体和字号不限,答案部分务必用红字标注必须匹配到所有给出的线索,否则奖励缩水。
5、每个ID只能答题一次,不得重复答题,违者发现一次删贴警告,再次发现禁言一个月。
6、主号和小号不能同时参加活动,违者主号禁言一个月,小号删除。
7、答案在沙发楼层,活动结束后,楼主解除“仅作者可见”设置。

二、奖惩规则
1、每题答案完全正确共奖励3威望、12铜币,可叠加,即两题答案完全正确共奖励6威望、24铜币。
2、答题格式不规范扣减相应威望和铜币。
3、每题第一个正确回答(如有修改以编辑时间为准)者,可得首发命中奖1威望、6铜币。
4、对本活动如有问题请私信楼主或版主,不得在本活动中跟贴、发贴、灌水,无关回复扣除50威望。

三、活动时间
2025年3月27日—2025年4月2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025
      回帖
263
      主题
186
      发书数
0
      威望
1800
      铜币
34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妞 于 2025-4-1 19:04 编辑


A:此人为:宋太宗赵光义(炅)

线索匹配:

1、宋太宗赵光义;
2、其兄长赵匡胤曾任殿前都点检、定国军节度使、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高级军职;
3、赵光义曾亲征北汉、辽国;
4、赵炅嗜好读书,曾表示自己“他无所爱,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典故就是来自于赵光义,他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所做《劝学诗》中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5、赵光义对大臣吕端有“大事不糊涂”的评价,伟人毛泽东曾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来赞扬叶剑英元帅。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玄感父亲杨素为累拜尚书令、司徒,封楚国公。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先后参加北周灭北齐战争、平定三方之乱、隋灭陈之战、平定江南叛乱、北击突厥等重大军事行动,屡立战功,威名远播。杨素是关陇作家群中文学成就出类拔萃、别具一格的人物,在由北周入隋的文人中诗名最盛。在文学、书法上均有造诣,史书称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
2、杨玄感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杨玄感起兵失败后,让其弟杨积善杀死自己,以免被俘。
5、杨坚的第一位太子是长子杨勇,不是杨玄感反叛的隋炀帝杨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 铜币 +72 收起 理由
一叶扁舟 + 18 + 7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794
      积分
278
      回帖
54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50
      铜币
254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6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李世民
线索匹配:1.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
​2.李孝恭是唐朝开国功臣,李孝恭和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曾任山南道招慰大使、左光禄大夫等职,主导平定巴蜀、消灭萧铣等战役,被列为高级将领。此外,其长兄李建成作为太子也参与军事决策。
3.李世民曾于贞观十九年(645年)亲征高句丽,率军攻克辽东城、白崖城等十余城,并击败高句丽十五万援军,虽因天气和后勤问题最终撤兵,但展现了军事魄力。
4.李世民推崇儒家经典,设立弘文馆和文学馆,招揽天下文士,并亲自参与典籍校注。
提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著名论断,其著作《帝范》和《贞观政要》对后世影响深远
继承人唐高宗李治延续其文化政策,推动科举制度完善,进一步强化读书治国的理念。
​5.李世民评价谏臣魏徵“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形成“三镜”典故(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
毛泽东曾引用魏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谏言,赞扬彭德怀等将领的直言精神。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1.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其父杨素不仅是开国功臣,参与灭陈、平定叛乱等战役,还擅长文学与书法。
​2.杨玄感幼年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但其父杨素断言“此儿不痴也”。他成年后“好读书,便骑射”,展现出文武双全的才能。
3.杨玄感曾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归途中在大斗拔谷意图袭击炀帝,但其叔父杨慎以“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为由劝阻,最终作罢。
4.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趁隋炀帝二次东征高句丽之际起兵反叛。兵败后,他命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以免受辱。杨积善随后自杀未遂,献其首级于朝廷。
5.隋炀帝杨广并非隋文帝杨坚的首任太子,原太子为杨勇,后因杨广与杨素合谋夺嫡而被废黜。杨玄感反叛时面对的君主正是杨广,符合“非前任第一任储君”的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铜币 +18 收起 理由
牛妞 + 4 + 18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一蓑烟雨任平生

      UID
2535
      积分
565
      回帖
186
      主题
10
      发书数
7
      威望
460
      铜币
6717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宋太宗赵炅(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2、他的兄长赵匡胤曾任殿前都点检,为禁军最高统帅。
3、赵光义曾亲征北汉,统一中原。
4、赵光义喜读书,“开卷有益”就是出自他之口。其子赵恒创作了一首《劝学诗》,其中有一句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
5、《宋史·吕端传》提到过赵光义对吕端的评价:“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主席评价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玄感是隋朝权臣杨素的长子。杨素文武双全,既是开国名将,先后参加北周灭北齐战争、平定三方之乱、隋灭陈之战、平定江南叛乱、北击突厥等重大军事行动,屡立战功。又善诗文书法,著有《出塞》二首等作品。
2、对于杨玄感,《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有记载: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杨玄感这才作罢。
4、杨玄感谋反失败,对其弟杨积善说:“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然后被其弟所杀。
5、其反叛时君主为隋炀帝,隋炀帝杨广为次子,原太子为杨勇,后因被废而立杨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7 铜币 +30 收起 理由
牛妞 + 7 + 30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西元3000年,身为考古学家的 Llinx,从起点的服务器里面考证到古人类的强大程度,获得奖励 2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举人

      UID
205
      积分
1031
      回帖
144
      主题
191
      发书数
12
      威望
851
      铜币
467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0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6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炅(赵光义)
线索匹配:
1. 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2. 他的兄长赵匡胤曾是后周的高级将领
3. 他曾御驾亲征灭北汉
4. 他曾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其子宋真宗赵恒也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
5. 他曾评价宰相吕端“大事不糊涂”;此典故被毛泽东引用赞扬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 他是隋朝尚书令(宰相职)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曾参与隋灭陈之战、平定江南叛乱、北击突厥等重大军事行动,屡立战功,他工诗善书,史书称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隋书》)
2. 他“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母谓所亲曰:此儿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隋书》)
3. 他曾随隋炀帝西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隋书》)
4. 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趁机反叛,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杨玄感命其弟杨积善将其杀死
5. 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次子,杨坚长子杨勇才是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898
      积分
157
      回帖
1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50
      铜币
23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3-26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李世民
线索匹配:

1. 身份为皇帝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符合皇帝身份。
2. 兄长曾为高级将领

李世民的兄长李建成曾是太子,虽以政治角色为主,但其弟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前担任齐王,曾参与军事行动(如平定山东起义),属于高级将领。
3. 御驾亲征敌国

李世民在位期间多次亲征突厥,例如贞观三年(629年)亲率大军击败东突厥,俘获突厥可汗,巩固了唐朝边疆安全。
4. 对读书的评价流传千古

李世民:他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弘文馆,亲自参与编纂典籍。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强调通过历史学习治国。
继承人唐高宗李治:延续了父亲的文治传统,重视儒学,推动科举制度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文治盛世”。
5. 对大臣的典故被伟人引用

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成为千古名句。

B.此人为:  李佑
线索匹配:1. 宰相嫡长子,父亲文武双全

李佑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弟,母亲为阴月娥(隋朝将领阴世师之女)。其父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文武兼备,擅长治国与军事,符合“文武双全”的描述。尽管李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宰相”,但在唐朝初期,皇帝兼领相权,且李渊的军事成就与治国能力足以匹配这一条件。
2. 小时候被认为痴呆,父亲有不同看法

李佑自幼因母亲出身低微(阴氏家族曾与李唐为敌),备受冷落。史载他“少不为高祖所重”,甚至被误认为“痴呆”。但李渊晚年逐渐发现李佑的军事才能,曾感叹:“此儿类我少年时。”
3. 随君主出征,归途中欲袭击君主被叔父劝阻

李佑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出征,归途中因不满被贬为庶人,密谋发动政变。他计划在行军途中袭击太宗,但被叔父李神通(高祖之子)劝阻,最终未实施。
4. 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

李佑因长期郁郁不得志,最终在贞观十七年(643年)起兵造反,但迅速被平定。唐太宗念其为宗室成员,未直接处死,而是将其流放黔州。然而,李佑在流放途中被太宗派去监视他的亲弟李元吉(非同母)设计杀害,最终死于非命。
5. 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

李佑谋反时的君主是唐太宗李世民,而太宗的第一任太子为李承乾(长孙皇后所生),并非李佑。因此,这一条件成立。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1 收起 理由
牛妞 + 1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身为渡劫期修士,pgp1990 为了购买渡劫所需法宝,花了 1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525
      积分
223
      回帖
28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08
      铜币
26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6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李世民
线索匹配:唐太宗。兄长李建成。征高句丽。“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被周恩来用来评价过叶剑英。第4条,读书是zzzq,要有一定有😂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其父杨素。隋书: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兒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及从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隋文帝第一任储君是杨勇,不是隋炀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sunshine622 向女王献媚,收到打赏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677
      积分
406
      回帖
278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66
      铜币
414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6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炅
线索匹配:他是皇帝,他的兄长赵匡胤当皇帝前是殿前都点检,执掌殿前司诸军。宋太宗曾御驾亲征辽国。宋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宋太宗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创作《励学篇》,后来简化为谚语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  宋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毛泽东送给叶剑英的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他是隋朝司徒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文武双全,为伐陈行军主帅,以《赠薛播州》组诗为代表。杨玄感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但他父亲不这么认为,结果他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途中想袭击隋炀帝,被叔父杨慎劝阻。杨玄感后来在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谋反,最后命其弟杨积善将其杀死。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一开始是杨勇为太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1878
      积分
232
      回帖
2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17
      铜币
267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6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宋)
线索匹配:1.他是皇帝2.赵匡胤是后周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3.他亲征过敌国,例如著名的高粱河之战4.赵光义的名言:开卷有益,他的继承人赵恒的劝学诗5.他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被毛主席引用赞扬叶剑英。


B.此人为:  杨玄感(隋)
线索匹配:1.他爹是杨素2.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爹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3.隋炀帝征讨吐谷浑时,杨玄感随军出征。归途中行至大斗拔谷,他试图趁隋军疲惫之际袭击隋炀帝,但被叔父杨慎劝阻:“朝士心尚一,不可妄动!”遂罢手。4.杨玄感谋反兵败后让弟弟杨积善杀死自己,杨积善随后自杀未遂被俘。5.杨广是隋文帝次子,原太子为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095
      积分
264
      回帖
7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26
      铜币
28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5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3-2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宋太宗赵光义(赵炅)
线索匹配:
1. 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2. 其兄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前为后周高级将领。
3. 赵光义曾亲征辽国,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4. 赵光义推崇“开卷有益”并主持编纂《太平御览》;其子宋真宗赵恒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名句。
5. 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主席曾引用此典赞扬叶剑英。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 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文武双全,平陈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诗文造诣深厚,有《杨素集》传世,书法亦精。
2. 杨玄感幼年时“迟重寡言”,被误认为愚钝,但其父杨素断言:“此儿不痴也”。成年后“骁勇善骑射,好读书”。
3. 大业八年,杨玄感随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炀帝东征期间,杨玄感暗中策划兵变,他叔父杨约察觉后劝谏:“主上猜忌,杨家已显赫至极,当谨慎自保”,暂时阻止其行动。
4. 大业九年,杨玄感趁炀帝二次征高句丽时起兵反隋,兵败荥阳。逃亡至葭芦戍时,他对亲弟杨积善叹道:“事败矣,不可受人戮辱!”杨积善含泪将其斩杀。
5. 隋炀帝杨广通过“夺嫡”上位,原太子杨勇被废黜。杨玄感起兵时,炀帝已非文帝首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无梦黄昏 今天运气很好,系统奖励 1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0:46 , Processed in 0.15131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