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5|回复: 0

《束草的冬天》 束草的冬天,真的是“冻人”到极点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789
      回帖
19
      主题
174
      发书数
0
      威望
692
      铜币
3215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束草的冬天》是韩裔法国作家 Elisa Shua Dusapin 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2016年。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始终未提姓名的韩法混血女孩,不久前刚在首尔上完大学,主修韩语和法语文学,毕业后的她回到家乡,一个离朝鲜很近的韩国旅游小镇束草,在一家旅店打杂。这个城市里还住着她以在市场经营着卖鱼摊位的母亲。他的生父,一个法国人,在她出生前就离开了她们。

  在这个极度严寒的旅游淡季,旅店里来了一个名叫Yan Kerrand的法国旅客,是一名漫画家。他明显不是为了度假而来:他对韩国美食滴水不进,每天靠面包和方便面度日;他对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也兴趣冷淡。这位异国旅客引起了女主角的好奇。她不断尝试跟他靠近,但是Kerrand始终对她不冷不热。每当读者感觉到两人关系可能有进步的空间,下一秒原地踏步,甚至打回原点。

  先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小说的文字很成熟,一点也不像是24岁的手笔。文字很快就把读者带入到了韩国一座海滨旅游小城的冬天。开头寥寥数笔就为整部小说设定出一种冰冷的、人情淡薄的、无奈的主基调,手法非常娴熟。

  很快读者因为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与角色一起进入到寒冷的北部小镇。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女主会从首尔毕业回到束草?

  女主是这样回答Yan Kerrand的:她要陪伴母亲。但是种种迹象都表明女主和母亲并不是那么的“母女情深”。女主她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基本是单方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有母亲单方面的命令,和女儿单方面的顺从。

  比如母亲坚持要在韩国新年给女儿买韩服(她并不想要),又比如母亲一直把女孩的男友,结婚这些词语挂在嘴边(她不喜欢)。而在这些场景下,女主角是失声的。

  颇为讽刺的是,我认为母亲反而是小说里唯一为女主提供感情支撑的角色;母亲是女主极度寒冷的精神世界里唯一的一点温存。比如母亲虽然会嫌弃女主的长相,而时常敦促她去整容。但当母亲的姐姐一直喋喋不休让女主做视力矫正手术时,母亲也能站出来示意让姐姐少说几句。

  回到我们会和Yan Kerrand一样好奇,为什么一个在首尔读完大学的女生,会选择回到束草,并在一家被人遗忘的旧旅舍打工?老板对她是那么的不冷不热,一会挑剔她饭做得不好吃,一会数落她没有及时打扫房间。

  通过一连串对女主角的心理描写,我们读者也跟着纳闷了:既然住到这个旅店的人,一般要么是醉酒走不动的,要么是错过末班车的,要么是做了整容手术需要远离喧嚣、安静修养的。为什么我们的女主角会把自己放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我们知道她不快乐。但是究竟是什么让她不快乐,我们只能从文字的间隙里细细咀嚼。

  小说的第二个“悬念”是这个名叫Yan Kerrand的法国人。我们会好奇,为什么他要来到束草这个地方?束草的夏天也许会吸引一些想来海边度假的游客,但选择在零下三十度,凌厉、灰暗、毫无生气的冬季,来到束草,这个法国男人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动机?

  他对韩国美食滴水不进,每天靠面包和方便面度日;他去三八线参观,也没有对这段历史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对女主角从小说开头到结尾,有着一如既往的冷淡。

  很明显,他不是为了度假而来。小说似乎暗示了这位画家可能是来寻找灵感。日复一日,男人一直在画女人,但是他怎么都画不好。女主看了男人出版过的漫画,发现里面的确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男人说他在寻找的,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但是他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她。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男人和女主的相遇,为故事的发展注入了动能,使得女主由渴望而生爱,由爱生恨。而男人犹如咬紧的蚌壳,自始至终没有给与女主任何情感上的反馈。

  这本书精彩的部分还在那些没有明着写出来的故事。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从作者“文字之外”的间隙里细细咀嚼出一个更加寒冷的束草冬天。

  “文字之外”的女孩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暗黑”。当法国男人和女主第一次在厨房碰面时,女主用刀割伤了自己,她笑说,还好我不是故意的。这个线索,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女孩有自残的倾向?另外我们在小说里明确地读到当女孩焦虑时,她会暴饮暴食,然后呕吐,且身体一直在变瘦,所以她很有可能患有暴食症,且可能在遇到男人之后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会不会有可能我们的女主角在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这个叫Yan Kerrand的人可能是自己的生父?我们知道女主角的父亲,一个法国人在“色诱”了她的母亲以后,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23年里她都没有见过她的父亲。女主幻想着得到男人的情感回应,作为弥补“消失的父爱”的方式。而当男人的冷漠变得无法忍受。。。

  于是小说的最后一幕,没有被小说家明写出来的那部分故事才是小说真正骇人的部分。

  小说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女孩的母亲是这座城市里唯一的拥有认证的河豚烹饪专家。还有几个是日本人,而束草的居民对日本人还是不很信任的,他们说“日本人随便用河豚杀一两个韩国人也正好方便”。但是女主角决定模仿母亲,为法国男人烹制河豚送行。

  通过阅读整本小说,我们都知道女主角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她煮糊过年糕汤,受到旅店老板的责备;她收拾鱿鱼时把喷出的墨汁撒到白色的鱼肉上,无法除去,使得她阿姨好奇地问这鱼肉上的黑色是怎么来的。所以,女主烹制河豚的动机也值得细细地玩味。

  小说不满足于探究复杂的内心世界。当女主陪法国男人爬山,冬天的海景让他想到诺曼底的海滩。男人说如果你在诺曼底挖得深一点,还能挖出血淋淋的“残骸”,而女孩此刻立刻回击——她说至少你们法国人赢了战争,所以你们烈士牺牲得壮烈而有意义。

  “文字背后”的言下之意是否可以理解为:韩国和朝鲜的战争还远远没结束,双方从来没有签署过停战协议。为两国战争而牺牲的生命依然尸骨未寒。有了这个层面,小说突然拥有另一个“冰冻层“,令读者直呼:束草的冬天,真的是“冻人”到极点。

  总字数:2012
  作者:基米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27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8:52 , Processed in 0.1103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