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4|回复: 0

美丽与怪诞并存——读《壁虎》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喜欢黑白色~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

      UID
307
      积分
1200
      回帖
639
      主题
115
      发书数
48
      威望
727
      铜币
2070
      贡献
48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3-2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歌,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向读者展示情感,传递经验,或者阐明哲理。一言以蔽之,让一首诗成为感人和有意义的认知载体是它的主要功能。基于此,发现某个重要事件,挖掘隐藏在那个时刻中的真相,在细腻的刻画中传递某种明确的深刻,试图为自己与他人开辟某种人文关怀的空间,成为写作的最好选择。但事实上,这也是最糟糕的选择。因为这样的写作,只能称之为一种惯性的写作。但是,作为描绘心灵的方式,诗永远是一种无限开放的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层面上,我想说,李万峰是一个阅读困难但却值得好好阅读的诗人。

  在李万峰的写作中,诗似乎没有什么主题,特别是,他不会以任何仪式向他人提供人文关怀与思辩。他的文字仅仅是心灵意识的一种轨迹,个人的漫无边际的自语,而且是倾向于脱离常规的、躁动不安的那一刻。换言之,李万峰的诗不呈现简单的主题意义,但呈现怪诞的现象与冥想。神秘、幽幻与异想天开在其诗中无处不在。对我来说,诗歌最美的地方就是对我们存在的困境与心灵焦虑的不可言喻的怪诞冥想。怪诞冥想是支撑李万峰诗歌的重要支柱。

  除了不保证诗意的明确,李万峰也不保证诗意的连贯性。他的诗行与诗行之间的连接十分松散,甚至不统一,打破了基于因果关系的叙述逻辑。但在破坏连贯性与流畅感的情况下,借助不断的思维短路,又实现了语境与图像的错杂,以及语义的碰撞。这使得他能够巧妙地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心灵内部到外部的世界景观,从个人存在到历史时刻。这种游动的叙述,有时候会让你想起美国诗人阿什伯利。

  在走向开放的可能性的描述状态中,李万峰的诗意去往虚幻、矛盾、悖论与不知所谓的飘忽,但这一切都是以一种平实的可视化的图像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也是让他的诗歌富有吸引力的一个地方。他的写作素材(也就是图像形式)非常广泛,包含周围世界非常具体实在的物理细节,也包括知识性细节。而对于自己的修辞能力,我相信李万峰是自信的——“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像两只手╱爬满风的余音、岁月的残骸╱和游移不定的忧愁”——这样的语言具体、闪烁、灵活,时空的高度压缩像是一位文字的历史学家。

  李万峰的诗美丽与怪诞并存。他的许多意象、图像传统美丽,但也很怪,因为在人的感官本能与直觉领域中展开。他的写作不缺乏日常洞察的细枝末节,但更具恍惚之感。这是一种真正有价值的写作。很多时候我愿意说,潜意识是一条伟大的出路,诗是一种胡说八道,是一个人在面对自我的现实与宇宙的现实之时的最后一轮精神亢奋——如同“裸露的神经╱适宜做凌晨的养料”。

  2025.03.22


ps:自行车苗苗 评论 壁虎

美丽与怪诞并存(壁虎)书评

字数:1022字
不如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9:53 , Processed in 0.0706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