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1|回复: 0

《老无所依》:要小心,这世上有无缘无故的恶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205
      积分
1061
      回帖
148
      主题
197
      发书数
12
      威望
876
      铜币
47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4-5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看科马克•麦卡锡的《老无所依》,好比听涅槃乐队的主场柯本唱《少年心气》(Smells Like Teen Spirit),是一件痛快并痛苦的事。

  麦卡锡和柯本虽是两个世界的男人,《老无所依》和《少年心气》承载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力量,但他们对现代文明都表现出头也不回的坚决告别之心。让读者和听众在为文学和音乐手舞足蹈、狂热崇拜之际,深深地窥视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单薄和愚蠢。

  麦卡锡和柯本都拥有伟人的魅力和煽动性,他们不会引导我们成为全民公敌,尽管他们有这个能耐。他们只是让我们于庸碌的生活中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取某种真谛,再让我们发现,真谛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仍旧一无所有。

  改编自《老无所依》的同名奥斯卡最佳电影,造就了这本小说在中国的光环,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无法接受“暴力美学”的读者,或者你有虔诚的信仰,这本小说都不会给你带来光环的温暖。无论你看过小说还是电影,想必都能体会我说的“痛快并痛苦”,不是一句老掉牙的话。

  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的后继者”的麦卡锡,和两位“硬汉作家”一样能用最简单的文字,对读者造成最猛烈的冲击。在《老无所依》中,他塑造了一个留着奇怪发型,用气罐致晕枪杀人的杀人魔“齐格”(具体形象可参考2007年同名电影中由哈维尔.巴登饰演的齐格)。齐格是一个远非一般人理解范围内的人,他的杀戮恶行,没有任何行凶动机。不为钱,不为色,他孤独,但不需要朋友、不需要女人。他出现在美国、墨西哥荒凉的边境小镇上,就像狮子会出现在非洲草原上一样,他完全没有人性的杀戮,是本能。不过他杀人时会对被害者说出一堆高深莫测又让人无法反驳的话,像是要让被害人知道,死于他之手,是种缘分,死得人都得到了解脱。他就是魔鬼的化身,有智慧,极端残忍。

  在齐格行凶的环境中,作者又塑造了一个坚守传统道义,坚韧勇敢的老警长“贝尔”。老警长常会感叹世风日下,但他还是坚守正义,一直尽全力与齐格周旋,直至最后他发现齐格即使生理受伤,都不会被感化,也不会屈服、恐惧。警长在疲累交集的某夜,梦到自己拥有荣耀过去的父辈,觉得自己在齐格和这个犯罪无处不在的冷漠社会之间,是一个老无所依的可怜人。

2、

  小说中的暴力场景很多,却又显得很冷静、很随意,甚至有种“美”。例如齐格杀人前,会拿出一个硬币让对方投掷,似乎这样会给对方一条生路,但他自己不下注,这也就让被害人成了一只被玩弄的老鼠,结局注定是死。他竟然能在如此令人齿冷的杀戮前,这样问一个女性被害人:

  “你是在请求我变得心软一点,可我从来不会让自己变成那样。我活着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例外。也许抛硬币赌一下算是一种。但这样做也只是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目的。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居然会有我这样的人存在。你能明白,这对他们必然是一个问题。就是要怎样才能战胜你不愿承认其存在的东西。你明白吗?一旦我进入了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也就算结束了。有开始,有过程,也有结尾。现在就是结尾。你可以说事情的结果本来可以是不一样的。说它们本来可以是别的样子。可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根本就没有别的可能。事情只能注定是这样的。因为你的请求,我又解释了一遍这个世界的本质。你明白没有?”

  对方哭着说明白,齐格说句“很好”,就向她开了枪。

  这段文字我在看的时候,想到了几种人对此的不同反应。家庭妇女一定会哎呦连天大骂齐格“不是人”,知识分子一定会静默不语在心里积累感受做成批判文章一篇,老师们会害怕这样的文字被叛逆期的学生看到。而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的男生,则会感到全身发烫,烦躁得发痒。

  齐格,不正是一个没有受到道德抑制自然成人的“男生”么?

3、

  麦卡锡被誉为“自然主义的传承人”,这位隐居于美国,一生只接受过3次左右采访的作家,从不在自己作品中书写城市化的内容。他的笔下,尽是美、墨边境荒凉的西部生活,他是一个用文字描绘野蛮之美的作家。

  野蛮,确实有其美的一面,不然我们不会对“动物世界”之类的纪录片和展现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着迷。而暴力,是人类一个屡禁不绝的本能,它会夺走他人的生命,也能以捍卫他人安全为由成为武装力量,甚至成为展现人类勇猛坚韧精神的体育运动。

  不过大多数人,已经在自以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位置,遗忘、曲解、轻视着暴力。麦卡锡的齐格,足以让所有自以为文明的人和自以为暴力的人,体会到自己的孱弱。文明人将发现,自己那一套虚伪的道德、名利,完全说不服齐格,他们视为生命的权钱,对齐格来说没有子弹来得美。暴徒同样会发现,自己或为钱或为色或为权的暴力,和齐格“无缘无故的暴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讽刺的很,齐格是一个“无欲则刚”的人。

  我认为,麦卡锡对齐格有一种古怪的情结,既肯定他纯粹的自然性,又似乎在用齐格提醒所有“在文明中喝醉”的人:小心,这世上还有无缘无故的恶。

  勇敢的警长贝尔,相信正义的贝尔,在和齐格打过交道后发自内心地说:我曾经从那双眼睛前面走过一回,但我不会再那么做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规避危险最重要的不是提高“自卫能力”或“意志能量”,而是清醒、深入、全面地了解“邪恶是什么”。在人类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人定胜天”的征服能力,而是对自然有敬畏、彻底的了解,因为我们再强大,始终要生活在这大自然里。

  字数:1849
  转自:墨愚玩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626383/
[发帖际遇]: woohoo345 在白宫门前卖烤红薯,赚了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0:49 , Processed in 0.0639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