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8379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00 小时
用户组:贡士
这个人正在减肥
UID8379
积分2973
回帖125
主题401
发书数397
威望2313
铜币5191
贡献0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在线时间100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8
|
唐代省估再议
徐东升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省估产生于永贞元年(805)八月李巽任度支使以后至元和三年(808)九月裴垍任宰相以前,是为了解决德宗贞元后期以来税户负担过重等问题而进行的重要改革之一。经过元和四年(809)两税改革,确立了江淮地区两税钱的大部分以省估收支实物的制度。"送省轻货中估”可简称“省估”“中估”。所谓尚书省制定省估,是将省估确定为实估的2.5倍,各地则按此比例确定当地的具体估价。省估称中估是因为一方面省估与市司中估一样,均为与官交易的估价;另一方面省估高于实估、低于建中税价,是建中税价与实估的折中估价。省估与两税钱的钱物收支比例不是一个概念,但关系密切,裴垍两税改革有“江淮稍息肩”之效,即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省估;两税钱;唐代;虚估;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中国古代史;财政与税收
分类号: F812.9;K24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