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56|回复: 0

谈一谈《两京十五日》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041
      回帖
266
      主题
189
      发书数
0
      威望
1813
      铜币
3948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4-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京十五日》和《长安》类似,也都属于典型的商业小说,这种写法在国外其实挺流行的。在国内,历史小说,或者是历史可能性小说,在以前大多数在写法上都还是偏传统。

  商业小说比较明显的就是,它的写法会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比如,人物团队的组建,讲究一个动机,所以作者必须在前面几章内容里将人物的动机表达完整,不留漏洞。《两京十五日》里面,太子急着回去继位,于谦人比较忠义护主,吴定缘一开始是不愿意去的,直到父亲去世,妹妹被抓,他的动机才最终建立起来。所以,整本书里,只有一个苏荆溪的动机不明,所以这个人必定是有问题的。马亲王其实借助吴定缘等人之口,也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给了作者提示。

  而且,团队一般也都会有固定的角色。一个保护对象,一个打手,一个智囊,一个医生。配备完整,才能安心上路。到了故事结尾,主角们也一定是会获得成长的。《两京》里面也是如此。

  第二个是反转。商业小说的情节一定有反转、反转、再反转。因为只有反转,读者才会读得过瘾,才会觉得意外。第一个反转,白莲教的一把手竟然是个老太太,随后白莲教“倒戈”。第二个反转,刺杀朱瞻基的不是他的弟弟们,而是汉王。其实懂点历史,或者看过去年的《大明风华》,那么很可能一开始就猜到了是汉王。第三个反转,来自于结尾的苏荆溪。

  第三个是故事节奏。商业小说的故事节奏一般都比较快,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一口气读完,不那么容易半途而废。而且,商业小说哪里交代背景,该埋下伏笔,哪里高潮,哪里转折,哪里发生一些羞羞的事,都会精心设计。读者们的心理,被作者抓得死死的。有人说《两京》感情线写得不好,但我觉得倒是挺好,还是分人吧哈哈。

  当然,如果仅仅追求刺激,那小说的底蕴就会下降。所以,历史小说也必然有自己悲天悯人的一面,必然有反应大时代的一面。《两京》探讨了两个大话题:一个是迁都,以及因迁都而产生的漕运和民生问题;第二个是明代的殉葬制度。如果缺乏这两点对大时代的探讨,对其中小人物命运的探讨,那整个小说的内涵就会降低很多。

  有了内涵,就不仅仅是商业小说了。所以我感觉,《两京》也算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在这本书里,故事发生于庙堂之争,但牵涉到的确实漕运两岸的芸芸众生。国家上层建筑的决策或者变动,往往会对民间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

字数:809
原作者:赶车棋社母大王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093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2:40 , Processed in 0.0976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