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9|回复: 0

《孔雀菩提》:雨林、山村,潮湿空气和自由想象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085
      积分
828
      回帖
91
      主题
179
      发书数
0
      威望
693
      铜币
23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2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雀菩提》是青年作家焦典的第一部书,收纳了她的11篇小说。许多作家都是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写作的。焦典这本小说集中,故事都是以她的家乡云南为背景展开,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几个意象:少数民族、巫术、雨林、虫子、木舟、河流、山村、蒲公英等等,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元素,读来很有新鲜感。

  焦典的文字有独特的风格。她的描写用词是生动的,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富有生活气息,穿插着他们生活的环境描写,即使是描述静景,也能让画面动起来。

  我最喜欢里面的一段描述,是在《六脚马》中,说到山里容易迷路的时候,她是这么写的:“山也是活物,山里的时间会伸长也会缩短,一下雨,就会泡发膨胀,跟干木耳似的。反过来,如果是毒辣的大晴天,就会被晒得皱缩起来,走一步其实就迈过了三四步的距离。”

  这一段描写太妙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语言的陌生化给予了很丰富的阅读体验。把山类比成活物,比喻成会泡发膨胀的干木耳,本体和喻体均取材于雨林环境,气质浑然一体。初看只觉得这比喻新奇灵动,仔细一想,这富有生机的比喻,对于身陷其中的人而言却是一种绝望。熟知当地地形的人知道,山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不熟路的人在雨天进山,就像走进怪物的口中,会经历一场不辨方向、走不出去的恐怖。

  这本小说集选取的故事,有几个共同的思想内核:自由(特别是女性的困境与自由),传统与现代,家乡与外面的世界。这几个点又互相交织,共同构成这本集子的气质。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焦典写起女性故事可算是得心应手。书里有好几篇都讲述了在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的偏远地区,女性遭遇的困境,以及她们对自由的追求。

  《六脚马》讲了被拐卖到山村的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过着悲惨的生活,于是她一直尝试逃跑。而在这个过程中,协助她逃跑的另一个女性,其实也想脱离这种为家庭付出一切而无人理解和分担的生活。故事贴近现实,但是又加入了富有童话色彩的“六脚马”传说,这种美好的意象传达,我觉得这是对于女性勇敢追求自由的赞赏。

  《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同样是现实生活的烟火气和童话故事的结合,一位无法走出女儿死亡现实的母亲,麻木颓废度日,直到一个象征春天和新生的神祇句芒,化身小女孩形象出现,在短暂相处中让这位母亲慢慢找回生活的动力。

  《神农的女儿们》则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更为直白地讲述了几位不同身份的女性,在这传统的山村生活环境中的遭遇,“我”以寻找失踪的她们为由出发,其实是在寻找作为女性的“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些故事中,更多表达了传统环境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她们对自由的渴望。这里面,家乡也就是云南山村或雨林,是她们想要逃离的地方。

  但在另外几个故事中,比如《鳄鱼慈悲》,家乡是老池的根,地质队的工作经历是他的骄傲;而孙子小图则是走出了家乡,在外面的世界实现更加光明的前途,家乡在这里代表的是传统,与现代社会产生了一些矛盾。这是个略显沉重的现实话题,幸而作者加入了另一个视角,从一条懂得慈悲的鳄鱼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让阅读体验突然轻盈。老池终究是否努力活下来了?结尾的文字有些迷惑性,或许是想给读者一个想象空间,两种可能都可以有吧。

  阅读这样一本书,最适合选择一个雨天,收好衣服,泡一杯热茶,听着雨声蓬勃的生命力,敲打路经之处的一切物体,在潮湿的氤氲空气中展开自由想象。

字数:1188
原作者:towards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4626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3:15 , Processed in 0.1354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