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2|回复: 0

理解苏格拉底——读 [美] 沃德·法恩斯沃斯的《苏格拉底的方法》

[复制链接]

用户组:进士

重建论坛勋章

      UID
2262
      积分
6868
      回帖
521
      主题
1348
      发书数
1209
      威望
4724
      铜币
13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是不是学哲学的,苏格拉底的人尽皆知大概是不能否认的。但说实话,即使读过了《理想国》,“苏格拉底的方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抱着一种我倒要看看苏格拉底到底是个什么方法的心态翻开这本书。

  作者用苏格拉底方法的五方面要素解释了苏格拉底的方法,也解释了苏格拉底的方法:反诘法。而这一方法也是贯穿整本书的主题。作者详细的阐述了苏格拉底反诘法的定义、运作原理、以及使用方式,用一种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影响一代代哲学思想家们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方法。

  读过《理想国》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的方式就是对话,用对话呈现一种思想表达,并“引导”同伴对对话的主题进行更广泛和深刻的定义,而这种推理的论证法就是苏格拉底的方法。

  如同作者所说一样,这是一种后人总结的方式,因为苏格拉底本人从未声明过自己的“专家性质”,所以,在这一方面,苏格拉底的隽永似乎又不是他的实质体现,我始终觉得,这就是哲学让人觉得迷人的地方。

  讲回到作者提炼的苏格拉底方法的五个要素:

1.        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以问答的方式进行的。问题的开放式给了同伴之间更多交流和论证的角度。
2.        苏格拉底始终关注同伴的一致性,用反诘法追问同伴对于事物的理解。他会在同伴的论点上辅助他们进行推理,进而引导他们推论去新的论点。
3.        苏格拉底的问题会先明确同伴话语背后的原则,之后去证明这一原则。
4.        苏格拉底会用具体的示例来进行推理,他擅长于用生活中常见的人事物进行类比。
5.        苏格拉底用承认自己的无知作为对话的结束,让同伴明白人的思想的有限性。

  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苏格拉底方法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解释,从而为读者更简单的呈现了所谓苏格拉底方法的核心:反诘法。

  我想这也是我第一次读《理想国》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原因,我反而对于反复的追问导致对于苏格拉底有了一种偏执的认知。但,在读了作者的阐述之后,我看到了我不擅长提问的一个部分。而这一部分在苏格拉底的呈现就是反诘。用我们更容易理解的话就是:他在不断地“质疑”,通过“质疑”你的理论让你的理论得到更加深层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让你对你理论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很显然,我们大都不具备这样的思维。

  通过作者将苏格拉底的反诘法的详细阐述,其实我们更容易看到的是,苏格拉底“追问”式的根底,是对于自我的探知,也就是他在用不断地反诘让你越来越接近自己而不是让别人去认同自己的言论这一思维。

  一致性是苏格拉底方法的核心,而反诘的就是你思想和所说之间的不一致来进行反驳的。这是一种很标准的哲学论点。用我最初对哲学的感觉就是,似懂非懂感觉就对了。但其实,这个方法的一致性正是在体验我们思维的一致性。

  口是心非,是我们最不愿承认却最真实的现实,可以说反诘法就是在一步步去探寻你不愿触及的那部分“心非”。这就很有意思了,苏格拉底方法就是在让你不断地逼近内心最接近“真相”的那部分,不断地去思考。

  我在读这本书,尤其是第二部分的时候,想到了王阳明的“心学”。他们之间虽然相隔了1800多年,但是苏格拉底方法的一致性,同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总有种异曲同工之妙。苏格拉底在不断地追问中,寻求的就是一致性,而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也是人们在行动中不断地修正认知,继而在认知再去指导行动的一个过程。

  本书的主题是在头脑中培养苏格拉底式思维,对事物持怀疑而坚定的态度。这是一种用“反诘法”不断进行自我对话的一种思维方式,可这一难点在于:我们擅长于说服自己不存在盲点。而本书也一直主张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要倾向于减少抽象的争论,而更多地采取苏格拉底方法进行探究。

  所以,作者在本书中围绕《对话录》中的内容展开了对苏格拉底方法的详细阐释,并提出了其他学者例如穆勒的理论主张进行探讨,从而用更契合读者的语言和方式将苏格拉底方法进行了呈现。

  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可以快速获得答案的时代,获取答案的容易让我们失掉了去思考的过程,甚至失去了去问为什么的理由。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不是一种只能少量的适用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考的方式,而是一种可以渗入进我们的生活、思想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让我们在极速获取答案的时代里能保持头脑清醒,能去分辨信息的一种方式。

字数:1681
作者:高诺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6409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6:21 , Processed in 0.0915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