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8379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最后登录2025-4-29
在线时间102 小时
用户组:贡士
这个人正在减肥
UID8379
积分3072
回帖125
主题416
发书数412
威望2389
铜币5330
贡献0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在线时间102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9
|
革命与文学的双重奏--从三段引诗文重探《蚀》的创作立场
王梦琪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摘要:1928年,茅盾将《离骚》《伊壁鸠鲁的花园》《愿望之门》片段刊印于《蚀》三部曲商务印书馆单行本扉页,但此后开明本、修订本等版本均未收录,直至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全集本才将此重新印行。学界长期以来忽视了它的存在,其实这三段引诗文是《蚀》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茅盾"革命者”身份、文学视野和阅历密切相关。它们与文本主体共同映照作家的精神世界,传达出无惧绝路与挫折、对胜利永葆信心的革命信念,彰显了茅盾“革命者”立场的独立与“文学家”身份的自觉,树立起茅盾沉着、冷静、清醒的“文化战士”形象,为《蚀》文学史地位的准确评估再添论据。
关键词: 茅盾;《蚀》;引诗文;大革命;创作立场;
DOI: 10.16287/j.cnki.cn11-2589/i.2024.03.006
专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中国文学
分类号:1207.425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