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回复: 0

关于《波兰人》的碎碎念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904
      回帖
20
      主题
204
      发书数
0
      威望
792
      铜币
3541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9
发表于 2025-5-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然刷到读书博主嗨踢呀的视频吃到了这本书的安利,第一次读库切这位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

  翻开微信读书发现意外的短,花了五天共三个多小时读完,第一天就读了三分之二,是一本非常易读的书。

  库切的文字相当凝练克制,这本书很难说有章节,只有小节,最短的最后一节只有短短6个字。前四小节几乎是作者走到台前的四段关于男女主角创作的碎碎念独白。虽然本文是女主角单视角叙述,但此后作者的形象仍然在不断出现。

  我认为这本书的简介(应该还包括译者序)都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诚然,男女主角代表两个国家两个时代,但我不认为爱欲消弭是一种时代症候,至少不是本书想讨论的。我觉得本书更关注的母题是老年性欲,也正因此我们可以在波兰人身上看到库切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个相当先锋的母题,我印象中有过探讨的作品只有余华的《河边的错误》和电影《X》,只不过后面两者的表达方式都十分“过激”。

  这其实是一本不太适合我这个年纪阅读的书。就像第一次读《红楼梦》应该在宝黛同龄一样,这本书适合激情逐渐耗尽的中年人阅读,再在垂垂老矣时重温。谈到这里我想到了另一本我还未阅读的书籍——薇塔的《激情耗尽》。

  男女主角的形象已然十分清晰,我做笔记时注意到了作者笔下的“肖邦”。肖邦在全文中出现了不下60次肖邦。作者写波兰人“把肖邦变成了巴赫的承继者”,波兰人解构肖邦的同时又与肖邦命运与共。

  比阿特丽兹,一个令我又爱又恨的形象。我爱她的冷静自持,但她最终的赴约又打破了前面一切塑造和内心建设。这一部分让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的布兰奇,她也是

  这么莫名其妙的就爱上了男主斯特里克兰。但毛姆的厌女本色让我破口大骂,库切却更加隐晦,他擅长写男凝视角下的女凝。也就是说,比阿特丽兹并非传统的圣娼二象性的女性形象,她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也不认为我们的女主的形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反衬作用。《树上的男爵》的女主薇莪拉,作者卡尔维诺说她:“那种对一切事物巴洛克式的和后来浪漫主义的冲动是危险的,险些变成破坏力量,跑向毁灭。”难道这种无法克制的、打着浪漫主义旗号的冲动出现在男性身上就值得歌颂、垂怜,么?比阿特丽兹出于“怜悯”沦陷了,而我只觉得恶心。

  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在最后两章,波兰人的诗与比阿特丽兹的信。合格的情诗与它善良的接收者。比阿特丽兹的解读已然足够,我无话可说,期待更多的人读到原文。

  最后的最后,“时间不早了。晚安吧——该上床睡觉了。好好休息,做个好梦。”

  总字数:888
  作者:卿铯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2753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0 08:59 , Processed in 0.0573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