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回复: 0

《波斯少年》:亚赫关系的定义与文化背景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410
      积分
668
      回帖
47
      主题
116
      发书数
0
      威望
586
      铜币
3642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6
发表于 2025-5-1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波斯少年》和《天堂之火》中的亚赫:

  从亚赫的文化背景和他们自己的关系定义来说,亚从来没有“出轨”过赫。在《天堂之火》里亚赫的老师Aristotle告诉亚赫他们是“两个身体一个灵魂”。亚也把他们的关系定义为“灵魂伴侣”。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灵魂伴侣”和“恋爱关系”是两种关系。

  古希腊文化把爱分为3种: Philia、Agape、Eros。Philia是灵魂伴侣、朋友、家人、公民之间的爱,Agape是人与神之间的博爱与奉献,Eros是激情,恋爱。古希腊人认为Eros是不平等、低贱、需要克制的感情,Agape是高尚但缺乏人性的,而Philia是爱的最高形式。最高尚的Philia是灵魂伴侣。他们认为神造人的时候把人一分为二,于是人需要寻找他的“另一个自己”,寻到后要爱他如爱自己,与他建立一份绝对平等的关系。这份感情不应该被Eros(激情)亵渎,因为在古希腊人看来,Eros是不平等的关系:爱与被爱者是男人与女人、地位高/年龄大的男人与地位低/年龄小的男人。古希腊人认灵魂伴侣/挚友之间的爱可以在初阶段拥有Eros,但拥有Eros的Philia是不完美的爱,所以两人应该向往纯粹的Philia,向往感情和地位的平等,最终摆脱Eros的干扰,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对方。

  一对情侣/挚友从Eros到Philia的转变过程也是他们互相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天堂之火》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亚被母亲催婚的时候,赫菲告诉亚他可以和中意的女孩好,但现在结婚太早了。亚听到后松了一口气。这里赫菲给了亚与别人好的“许可”,虽然从古希腊的道德理念来看,亚不需要赫的许可也可以和别人好,但亚从感情和精神上需要这份许可。这也是他们从Eros到Philia的转变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回到《波斯少年》:在书中亚赫一直在追求爱的最高境界:成为感情和地位平等的灵魂伴侣。虽然社会现实让他们不可能绝对平等,但亚赫也尽了全力实现“他也是压力山大”这句诺言。亚是帝王,所以赫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Chilliarch。亚是军事天才,所以赫也要独自出去带兵打仗立功。亚赫之间没有秘密,国事家事无事不谈。他们在书中的相处方式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对同甘共苦一起打拼了一辈子的老夫老妻。他们从14岁初恋到33岁先后去世一起度过了19年的岁月,一起打下了这片江山。如果他们没有死,这个帝国未来的家族会流着他们共同的血脉。

  在《波斯少年》里亚赫已经不是少年,他们是位高权重的国王和将军,所以他们的文化不允许他们有(明面上的)恋爱关系。为了赫的尊严,亚也绝对不可以再与赫同床(就算偶尔同床也不能让别人知道)。赫看个家书都被其他军官议论,如果有更公开的亲密举动,赫该怎么在军中保持自己的威严? 这是我觉得这书最虐的点:亚赫的君臣挚友关系是可以公开的,但他们的恋人关系是禁忌。所以赫在沙漠里告诉Bagoas他需要巴去照看亚,因为自己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为了他们两人共同的梦想,亚赫需要一个像巴这样的人来无条件的爱着亚。亚作为肉体凡胎需要人贴身照顾,作为神之子需要凡人奉献。因为巴是宦官,亚巴的地位差别符合了Eros的条件,所以亚可以公然的去宠爱他。他们的关系也符合Agape的条件:巴对亚的卑微奉献,亚通过巴而产生对波斯民族的博爱。亚可以把所有的Eros和Agape给Bagoas,把最纯粹的、平等的Philia留给赫菲。

  Eros和Agape是神之子在人间与凡人的关系,作为神之子的亚离开人间后只剩下灵魂。这个灵魂的另一半是赫菲,所以赫死后也必须封神成为 divine hero。古希腊人认为,只有神之子和divine hero 可以进入 Elysium,而凡人只能去Hades,神之子与凡人永远不会再相见。亚历山大只愿赫菲斯提昂与他永世相伴。

  我认为在《波斯少年》里赫菲象征着人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文化)的爱。他是熟悉的、根深蒂固的、陪伴你一生的爱。你不会因为爱上了别人而放弃爱自己,不会因为爱上了远方的人与文明而不再爱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故乡。Bagoas 象征着人对远方的渴望,对异国文明的热爱。

  在《天堂之火》里亚告诉赫“You ar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让我想起了这句诗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赫是亚的初恋也是他的归属。赫菲的爱给了亚历山大一个真正的家,在这个家里他不是父母的战争武器、不是王也不是神、而是他自己。波斯少年是他精彩的异国他乡之旅,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家在何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最美的爱情不就是这样的吗?

  字数:1454

  转载来源:Lena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585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7 00:56 , Processed in 0.1148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