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书在“七国并立” 、“变法改革” 、“合纵连横”等重要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凸现出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结合文献和文物,通俗考释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在看过的几本《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中,这本书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开始第一章先厘清战国历史的起止时间和名字由来。接着就对进入战国的标志性事件: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做了介绍。本来按照周天子的想法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一切都非常美好和谐。可惜发展到了西周,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下降,诸侯国无视周天子。然后到了春秋后期,诸侯王室的衰落,逐渐把权力下放到了卿大夫上面,可能觉得把权力给这一群像职业经理人的卿大夫比王室宗亲靠谱,一比较有能力,二起码不会夺权。然后没想到这一群卿大夫长期掌权之后也形成了新的贵族阶层,逐渐架空王室的权力,伺机夺权。 进入战国初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提高兼并竞争的能力,都不约而同的进行了变法。战国初期变法成了最时髦的事情。夹缝中的魏国最先启用李悝变法,立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魏武卒战力非凡,闻名各国。这个更加激起了其他诸侯国变法的决心。但是最出名的还是在王室更替中变法政策坚持下来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内容有很多,包括什伍制,连坐法,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取消了王室贵族的世袭爵位,实行新的军工制,按军功授爵,要获得爵位必须立军功,这就刺激了平民的欲望。 整本书讲历史事件的基本上就只有第二、三章和第六章,第六章就讲变法之后的各国争雄。通过第六章比较简略的介绍了战国中后期的兼并和秦灭六国的过程,条理性很好,还是很流畅的。除此之外对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些背景资料为战国时期各国的行为做了很好的注脚。 在这种动荡的年代,政治变革刺激经济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和政治的变革又刺激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各种平民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卖自己的学识获得梦寐以求的一切。各种有名的历史人物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本书的最后章节就讲到了战国最有亮点的一些代表性人物,用来提升书籍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比较中正的。 整本书结构合理,章节顺序和内容之间的逻辑性比较强。整本书结合趣味性和学术性,读完整本书可以对战国时期的整个历史和社会概况有一定的了解,适合入门阅读和资料查阅性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