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1|回复: 0

[宗教哲学] 《孟子的哲学思想 》作者:杨国荣【PDF】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4746
      积分
591
      回帖
153
      主题
54
      发书数
53
      威望
434
      铜币
25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7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6
发表于 2025-4-15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籍简介】

《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曾长期被视为亚圣,其地位居于孔子之侧。与孔子一样,孟子几乎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孔孟并尊,确实也逐渐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作为亚圣,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儒学奠基于孔子,在孔子的时代,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其主张也远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孔子之后,墨、道、法等学派曾对儒学提出责难和批评。到战国时代,处士横议,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趋于高潮,儒家的地位似乎进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冲击,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便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儒学不能不作出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历史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将孟子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孟子在战国时代有好辩之名,这种好辩往往带有论战性质,它在回应各种挑战的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儒学的深沉内涵与理论力量,正是通过正面的理论建树与积极的理论争鸣,孟子使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得到了延续,并进一步维护了其显学的地位。唐代的韩愈在追溯儒家的道统时,曾认为圣人之道从孔子而传到了孟子,换言之,孟子有承继儒家精神命脉的历史功绩。从儒学的衍化看,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书籍封面及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阶级利益有关
记住历史,认清自己,进入自由王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6 11:21 , Processed in 0.1157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