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1|回复: 0

[宗教哲学]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作者:张志扬【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爱心会员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

      UID
984
      积分
15445
      回帖
4567
      主题
2026
      发书数
1575
      威望
9373
      铜币
32409
      贡献
1200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7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0
发表于 2025-4-3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 · · · · ·

  从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向西方形而上学史的“开端”回溯,发现原来作为形而上学“开端”奠基的“始基”却是人为建立起来的,它掩盖了更早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思想者那里所探寻的自然本源。其实,破裂(阿那克西曼德)与隐匿(赫拉克利特)都指涉着那个“不确定的确定”的显隐相关。而这个最自然的本源正好与东方中国的“大道无形”同源:所谓“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事实上,海德格尔的“知其是守其在”正期待着与东方的“知其白守其黑”对话,虽然现在尚未到来。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就是这种对话的“索引式”准备。

  ——张志扬

  自引入西方传统哲学以来,中国人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事业,但一直缺少对于这么重大的思想史事件的有效反思,致使在崇西潮流中懵懵懂懂地就丧失了清明的思想良知,以很不合适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方法来切割中华古学,而毫不意识到其中的不合适,于是做出了不少焚琴煮鹤、买椟还珠的事情。志扬教授的这本书会有助于改变这种令人绝望的状态,摆脱他所说的“凡西学皆普遍必然即为世界性、现代性,凡非西学皆特殊偶然即为民族性、传统性”的哲学屈辱。所以,我相信此书也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它会刺激人们从理性上反省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负面文化效应。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张祥龙

  作者简介 · · · · · ·

  张志扬,又名墨哲兰,1940年生,武汉市人。1980年,全国招考500名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以助理研究员资格被录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现代德国哲学研究工作。1986年调入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职任研究员。1994年调入海南大学。现任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有:《渎神的节日》、《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下篇“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缺席的权利》、《语言空间》、《创伤记忆》、《禁止与引诱》、《偶在论》、《现代性理论的检测与防御》、《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在绝对与虚无之间》、《西学中的夜行——隐匿在开端中的破裂》。主译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1 02:51 , Processed in 0.0794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