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5|回复: 0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 《肖像艺术》 作者:希勒·韦斯特【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侍讲

弱者舌灿莲花也比不过强者胡言乱语

重建论坛勋章

      UID
491
      积分
24141
      回帖
420
      主题
3853
      发书数
3849
      威望
18155
      铜币
58240
      贡献
0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7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2025-4-1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从诞生之日起,肖像艺术总是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逼真既是肖像创作的利器,也会招来骂名——摄影术出现后,肖像作品一度被贬低为缺乏创造性的模仿,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20世纪以来,毕加索、马蒂斯、弗朗西斯·培根、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等艺术家持续捍卫肖像艺术,或主动打破传统表现方式,或以更加实验的媒介,用肖像作品凝视他人与自我,探索性别、种族、身体的边界与可能。



在《肖像艺术》一书中,艺术史学者希勒·韦斯特对肖像艺术的历史进行了清晰而全面的概述,提供引人入胜的细节,并回答了诸多关键问题:几个世纪以来,肖像艺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肖像作品是如何表现他们的主题的,又是如何被解读的?肖像作品所牵涉的身份、现代性、性别等议题也在其文化和历史语境中被讨论。



作者简介

希勒·韦斯特(Shearer West)



艺术史学者,在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获得艺术史和英语学士学位, 并在圣安德鲁斯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人文系主任、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研究主任、伯明翰大学历史研究学院院长,2017年起担任诺丁汉大学校长。

她的著作包括《夏加尔》(Bison, 1990)、《演员的形象:加里克和肯 布尔时代的语言和视觉表现》(Pinter,1991)、《1890—1940年德国的视觉艺术》(Manchester UP, 2000)等。她还是《布卢姆斯伯里艺术指南》(布卢姆斯伯里,1996)的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6 02:43 , Processed in 0.0787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