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臣 于 2025-4-3 11:23 编辑
此人为:邓绥。 线索匹配: 1.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 2.(1)邓绥成为太后以后,兢兢业业处理朝政,爱护百姓,亲自到各地审视是否有冤假错案。有一次,她来到洛阳监狱,一个囚徒因没有犯法却被屈打成招,被迫认罪。由于体弱,被人抬着来见邓绥。然而,迫于压力,他依然不敢伸冤。被抬走的时候,他抬起头看着邓绥,神情凄婉,欲言又止。就是这一眼,邓绥发现了异常,立即让他回来,详细询问,他才将自己的冤情如实相告。在事实面前,洛阳官员无法抵赖,只好承认,立即被邓绥打入大牢。 (2)邓绥称制后,不接见公卿,以宦者为常侍,小黄门传达两宫的命令,导致了东汉的宦官势力逐渐强大,权倾天下。邓绥长期执政,安帝年岁渐长却仍不还政。许多人请求还政,但都遭到她的惩处,包括她的堂兄邓康。郎中杜根认为安帝长大了,应该亲自处理政务了,就上书进言。邓绥逮捕了杜根等人,下令用白袋子装着,在大殿上活活打死。 3.邓绥是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邓绥长期摄政,担心娘家人倚仗权势不守法令,便对邓氏一族严加管束。严格要求自己的娘家人,不提携,不搞特殊化,必须以身作则,绝不允许胡作非为。邓绥专门给河南尹和南阳太守下诏,说邓氏子弟不少,姻亲、宾客众多,难免有人会违法犯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严惩,不留情面。 4.邓绥重视科技,推动改进造纸术。公元102年,邓绥下令郡国进献纸墨。当是时蔡伦出任尚方令负责御用器物的制造,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各地进贡纸张,为其改进造纸术提供了物质条件。邓绥鼓励蔡伦进行造纸实验,资助他的研究工作。当蔡伦取得成功后,邓绥在宫廷中推广“蔡侯纸”。 5.她的丈夫是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刘肇屡派兵征伐匈奴、羌及西域诸国,并发布减免灾区租、赋之诏。在位期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人西使大秦(罗马帝国),至地中海东岸而返,为汉使所达最西之地,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 永元之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