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1

[现代文学] 《小镇喧嚣》农民的缺席

[复制链接]

1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秀才

Rank: 5Rank: 5

UID
177283
积分
945
回帖
323
主题
172
铜币
2341
威望
697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0
注册时间
2024-5-13
最后登录
2024-6-27
在线时间
78 小时
发表于 2024-6-2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ebejoy 于 2024-6-21 15:08 编辑


基本上,这本书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讲述立法层面和现实层面的错位与冲突,这不算新鲜的话题,很早以前苏力的《送法下乡》就已经提出了这个命题。不过这本书新鲜的地方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现场描述,帮助读者从更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基层的运作方式,或者说,从更现实的角度去理解制度层面的不足。


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一个疑问,作者在基层的所有体验几乎都是借助于村干部展开的,作者的叙述基本也完全持同情村干部的态度。针对当前乡村中几乎已形成惯例的种种不合制度之处,作者都给出了解释。对上,作者认为现存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立意颇高但却不适合乡村现实,因此村干部不得不突破制度束缚,灵活处理每一起个案;对下,作者则认为农民往往是选择性的利用那些有利于他们的法律规章,当制度不利于他们时,则往往会采取抵赖、法不责众等方式来与村干部对抗。


在这里,作者的立场是很明显的,然而我以为也不免陷入了某种偏颇之中。因为在这种叙述中,农民几乎完全缺席了。通过作者那点零星的访谈,我们很难窥知农民的真实态度。更重要的是,我很怀疑村干部们是否会把乡村政治中最隐秘的一面展现给作者。也即是说,作者所描述的小镇,多大程度上是原生态的,多大程度上是经过村干部过滤后的?


当然,作者对农民付出了足够的同情与理解,他指出,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农民缺乏更为有效与合法的保护自身利益的渠道,他们才不得不以违法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不过作者并没有循着这条线路深入下去。这大概也算不得太大的缺陷,毕竟,我们不太可能指望同一个作者能够在一次深入基层的经历中,同时与村干部与农民双方都能建立足够深入的联系。作者与农民的几次接触,也都是暗地里背着村干部进行的。何况基于现在农村基层的现实,恐怕任何深入系统的调查,都不可能脱离村干部的协助,某种程度上也就不可能脱离村干部的控制。这个缺陷,恐怕是大多数农村调查著作多多少少都无法绕过去的。


造成这种困境的更根本的原因,大概还是在于时至今日,农民始终还是“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大家,不都是被别人所代表着的吗。


转自wizard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9066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铜币 +3 收起 理由
冥王 + 1 + 3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nebejoy 成功从鸟姐处讨回国米的青春损失费,收到提成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0

收听

5

好友

举人

Rank: 6Rank: 6

UID
179248
积分
1662
回帖
232
主题
213
铜币
3471
威望
1430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95
注册时间
2024-6-3
最后登录
2024-6-28
在线时间
91 小时

寅虎发主题系列:闻鸡起舞发主题系列:业精于勤发书系列:乐于分享发帖系列:新手入门

发表于 2024-6-2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中国社会学基本文库里,这本书是数一数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冥王 + 1 认真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6-28 13:18 , Processed in 0.03877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